「當一個人只看到自己想看的,只聽到自己想聽的,那麼演奏出來的旋律就無法感動人。」


 




    曉僑老師一直認為,一堂音樂課,不應該只是坐在位置上彈琴,不應該只是站在譜架前拉琴。當孩子的基礎建立好後(指音樂基本能力,及手型姿勢等),開始進入各樂派的作品時,曉僑老師就會加入音樂欣賞的課程,可能是用故事讓孩子了解作曲家和樂曲背後的涵意,(從歷史與時代背景切入),也可能帶著孩子開啟視覺藝術的眼光來享受樂曲;有時和孩子一起欣賞不同音樂家的演奏,有時視孩子年紀指定閱讀相關文章,然而加入這些與眾不同的課程,目的在於加深孩子的音樂素養,打開孩子看藝術的眼光。




    「音樂」原本就是一門多元的學科,它曾被放置在數理領域,也曾被認為是語文領域,但其實音樂不只是門藝術,它還包含了數理、語文、物理、哲學等。因此,曉僑老師一直認為,了解多元的音樂課程其實是必要的,也是重要的!每當孩子沉浸在主旋律之中,曉僑老師就會提醒孩子,趕快打開第三個耳朵、打開第三隻眼睛
,感覺和聲伴奏的音響效果,觀察各聲部之間的對位關係,只要不留戀在自己想看的,自己想聽的,那麼樂曲的深度就會加深,且樂曲的內涵就會豐富,當然這也表示孩子的聆聽與感受更加全方位了!




    我常常問自己,究竟想教出怎麼樣的孩子?是演奏家嗎?還是一位能自在演奏的孩子,教了10年的音樂,一直到這兩年,開始接觸多元智能教育後,終於開始有了不同的答案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曉僑音樂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